從生活小確幸跨到未來早準備,當然不是立刻就能一帆風順,但對自己最大的收穫,就是把生活的選擇權拉回到自己身上。我的時間,由我決定;我的努力,全我受益。
愛咪
愛咪
媒體行銷工作經歷多年,某天,被點醒對自己生活的關注太少,特別是「未來的準備」。奇異地轉了一個大彎,進入想都沒想過的生活模式,推展需要自律的保險事業,掌管屬於自己的完全時間。經常寫東寫西,以前寫企劃、寫文案,寫的都是要被包裝的解決方案;現在寫文章、寫故事,寫的都是不被看見的解放思維。
-
-
「妳,不是一個因為相愛和相處就可以理解的女人。」Marco 心裡接著浮現這樣一句話。而曾經被妳稱讚及愛戀的我的右臉,成了我自己最不喜歡的部分。
-
隆史打開相機底部取出記憶卡,同時,走到放著 Mac 電腦的書桌,用讀卡機讀取剛剛為靜香拍下的正面照。接著,開啟電腦裡的 Photoshop 繪圖軟體,一手握著滑鼠,一手按壓鍵盤操作快速鍵,兩手像是彈奏鋼琴一般帶著旋律划動著。
-
睜大的左眼瞧見了玻璃窗上貼著的一張海報,白底黑字寫著「I’m not a look-alike!」。原來,這是一個藝廊門口,而裡頭正進行一位加拿大攝影師的攝影展。
-
電影「不能沒有你」改編自真實故事,平實的影像就像部紀錄片,卻比浮誇濫情的八點檔還要賺人熱淚。
-
昆汀塔倫提諾的變態氣質就一直讓我印象深刻,陸續接觸到其執導的「黑色追緝令」、「追殺比爾」系列電影,昆汀塔倫提諾的變態風格,即使讓我在觀影的某些時刻非常不舒服,仍是相當期待每一個新作品的推出。
-
沒有看過《送行者:禮儀師的樂章》之前,對於禮儀師的工作只覺不可思議,膽子不大的我是一輩子都不可能有勇氣嘗試。看過本片之後,勇氣依然不會成形,但對這份看似冷冰冰的職業卻多了種溫暖的感覺。
-
無論是文字、電影、廣告還是舞台劇,吳念真出品就是有滿滿的台灣情、濃濃的懷舊感,那股幽默、風趣又非常鄉土的味道,擁有拉近世代距離的強大力量。已經數不清重演過多少次的「人間條件 I」,從現場爆滿、橫跨老中青三代的觀眾可見,七年前完成的劇本依然保有擋不住的吸引力。
-
「每個人心裡都有個不能讓人知道的角落」,是日劇「Last Friends」故事發展的要點,家庭暴力、性別認同、性愛恐懼症等是透過故事人物揭露的少部分心理問題,因此論其戲劇調性是沈重的。所幸,劇作家安排了一個給故事人物安慰的居所 – 「Share House」,光看這個名字就知道與故事調性有多衝突,但卻是讓人觀戲過程中最關注的部分。
-
日劇「Over Time」訴說 30 世代女子追求愛情的警戒線,幸福夾著浪漫分子與現實成拉鋸戰;「Around 40」升格到 40 世代女子面對愛情的現實面,卻仍像是追逐著兔子的愛麗絲,在人生的迷宮中尋覓幸福。